產品名稱:硫酸銨
規格型號:≥20.5%
廠家品牌:中石化
執行標準:GB/T 535-2020
硫酸銨純品為無色斜方晶體,工業品為白色至淡黃色結晶體。主要用作肥料,適用于各種土壤和作物,還可用于紡織、皮革、醫藥等方面。

硫酸銨是一種優良的氮肥(俗稱肥田粉),適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,能使枝葉生長旺盛,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,增強作物對災害的抵抗能力,可作基肥、追肥和種肥。能與食鹽進行復分解反應制造氯化銨,與硫酸鋁作用生成銨明礬,與硼酸等一起制造耐火材料。加入電鍍液中能增加導電性。也是食品醬色的催化劑,鮮酵母生產中培養酵母菌的氮源,酸性染料染色助染劑,皮革脫灰劑。此外,還用于啤酒釀造,化學試劑和蓄電池生產等。還有一重要作用就是開采稀土,開采以硫酸銨作原料,采用離子交換形式把礦土中的稀土元素交換出來,再收集浸出液除雜、沉淀、壓榨、灼燒后即成稀土原礦,每開采生產1噸稀土原礦約需5噸硫酸銨。
生物學上的用途也很多,多用于蛋白純化工藝方面,因為硫酸銨屬于惰性物質,不易與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發生反應,在純化過程中能最大程度的保護蛋白活性,另外,硫酸銨的可溶性極好,能形成高鹽環境,對于蛋白沉淀與后續的高鹽純化做準備。
硫酸銨注意事項
危險性
侵入途徑: 吸入、食入、經皮膚吸收。
健康危害: 對眼睛、粘膜和皮膚有刺激作用。
環境危害: 長期使用會使土壤出現酸化板結現象。
燃爆危險: 本品不燃,具刺激性。
急救措施
皮膚接觸: 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。
眼睛接觸: 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至少沖洗15分鐘。就醫。
吸入: 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就醫。
食入: 飲足量溫水,催吐。就醫。
消防措施
危險特性: 受熱分解產生有毒的煙氣。
有害燃燒產物: 氮氧化物、硫化物。
滅火方法: 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,在上風向滅火。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。
安全術語
S26: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,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.
眼睛接觸后,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;
S37/39: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/face protection.
穿戴適當的手套和眼睛/面保護;
風險術語
R36/37/38:Irritating to eyes,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.
刺激眼睛、呼吸系統和皮膚;
泄漏應急處理
應急處理: 隔離泄漏污染區,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,轉移至安全場所。若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硫酸銨儲存方法
操作注意事項: 密閉操作,局部排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,戴橡膠手套。避免產生粉塵。避免與酸類、堿類接觸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儲存注意事項: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應與酸類、堿類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硫酸銨制備生成方法
工業上采用氨與硫酸直接進行中和反應而得,用得不多,主要利用工業生產中副產物或排放的廢氣用硫酸或氨水吸收(如硫酸吸收焦爐氣中的氨,氨水吸收冶煉廠煙氣中二氧化硫,卡普綸生產中的氨或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中的硫酸廢液)。也有采用石膏法制硫銨的(以天然石膏或磷石膏、氨、二氧化碳為原料)。
由氫氧化銨和硫酸中和后,結晶、離心分離并干燥而得。中和法氨與硫酸約在100℃下進行中和反應,生成的硫酸銨結晶漿液經離心分離、干燥,制得硫酸銨成品。其2NH3+H2SO4→(NH4)2SO4回收法由煉焦爐氣回收氨氣,再與硫酸進行中和反應而得。
硫酸銨使用禁忌事項
(1)不能與其他堿性肥料或堿性物質接觸或混合施用,以防降低肥效。
(2)不宜在同一塊耕地上長期施用硫酸銨,否則土壤會變酸造成板結。如確需施用時,可適量配合施用一些石灰或有機肥。但必須注意不能和石灰混施,以防止硫酸銨分解,造成氮素損失。一般兩者的配合施用要相隔3~5 天。
(3)不適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。由氫氧化銨和硫酸中和后,結晶、離心分離并干燥而得。